资源中心
提高企业管理质量,为工人朋友提供安全保障!
智慧实验室物联网化改造
传统实验室常常面临设备管理混乱、环境监测滞后、数据孤岛严重等问题,而物联网化改造就像给实验室装上 “智慧大脑”,让它能自动 “感知” 状态、“思考” 规律、“联动” 设备,大幅提升科研效率与安全性。以下从核心能力、改造路径和应用场景展开说明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了解如何让实验室 “聪明” 起来。
通过各类传感器全场景感知
低成本改造:给老旧设备加装物联网终端(如智能插座、无线传感器),无需更换设备即可联网。例如,给传统空调加装红外遥控模块,通过手机远程调节温度。
人员感知:用 RFID 工牌或人脸识别,实时记录师生进出实验室时间、身份权限,甚至通过摄像头分析行为是否规范(如是否戴护目镜、违规操作设备)。
环境感知: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实验室温度、湿度(比如培养箱需恒温 25℃);气体传感器检测甲醛、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,一旦超标立即报警;光照传感器根据自然光强度自动调节灯光。
设备感知:给每台设备(如离心机、灭菌锅)安装智能电表和状态传感器,实时监测运行功率、温度、故障代码等数据。比如冰箱门没关紧时,系统自动推送提醒。
样件感知:在试剂瓶、实验样本上贴 RFID 标签或二维码,扫码即可查看存储条件(如需冷藏、避光)、有效期,甚至通过重量传感器监测样本消耗情况。
系统联动,通过设置联动规则,让实验室根据感知到的信息自动行动:
环境自动调节:当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化学实验室甲醛超标→联动通风系统自动开启→同时在门口显示屏显示 “正在通风,请勿进入”。
设备安全防护:当离心机运行时检测到异常振动→自动断电停机→发送故障信息至管理员手机→并在平台标记 “待维修”。
人员安全保障:人脸识别发现学生未戴防护手套进入实验室→门口语音提醒 “请佩戴手套”→若未整改,禁止开启实验设备电源。
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
传统实验室的环境监测、设备管理、教学记录等系统各自独立,像 “孤岛” 一样无法互通。物联网改造通过统一的数据协议(如 MQTT、Modbus),把这些 “孤岛” 连成 “大陆”:
一个平台管所有:搭建综合管理平台,将环境数据、设备运行日志、师生预约记录等集中展示。比如老师在手机上就能查看某间实验室的温湿度、设备空闲状态,无需切换多个 APP。
数据 “说话” 辅助决策:平台自动分析历史数据,预测设备故障(如某台显微镜连续 3 天开机异常,提示该保养了)、环境趋势(如夏季高温时段甲醛挥发加速,提前启动通风系统)。
应用场景:不同实验室的 “智慧方案”
1. 高校科研实验室
场景:贵重设备(如透射电镜)使用成本高,需严格控制权限和时长。
方案:人脸识别确认使用者身份(仅限授权师生)→预约系统自动扣费(按分钟计费)→设备运行数据实时上传平台(如开机时长、能耗)→异常操作自动暂停并通知管理员。
2. 中小学教学实验室
场景:学生多、安全隐患大,需实时监控违规行为。
方案:摄像头 + AI 算法识别学生是否违规使用明火(如酒精灯未熄灭离开)→语音提醒 “请熄灭酒精灯”→若未响应,联动电磁阀关闭燃气阀门。
3. 企业研发实验室
场景:需严格控制温湿度、光照等环境参数,确保实验数据准确。
方案: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→当湿度低于设定值(如实验要求 60%±5%)→自动开启加湿器→同时在平台生成环境日志,供科研人员追溯数据。